随着战争形态向智能化加速演进,无人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无人机的广泛运用给军事安全、公共安全、反恐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严重威胁,深入研究反无人机作战对策措施。
既然要对无人机进行防御,那么就不能漫无目的广撒网,而是要有重点方向进行突破。那么,无人机的防御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概括地划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硬杀伤,即使用防空导弹、激光武器等手段对无人机进行打击摧毁。另一方面,就是软杀伤,即使用电磁等手段进行信号干扰,可以迫使无人机逃离或者降落,甚至有可能可以做到"活捉"无人机。硬杀伤的技术手段目前来说还并不完善,因为无人机的隐蔽性非常强,不易被发现,如果大规模布置硬杀伤武器,又没办法准确捕捉到无人机的位置,那么无疑是一种浪费。而且硬杀伤的成本也比较高,还容易造成次生灾害,所以硬杀伤手段只能算是一种"垂死挣扎"的措施。而软杀伤手段显然与硬杀伤手段截然不同,不仅成本及危害都非常小,而且操作也非常简便,精确率也更高,因此,在各个国家的重要基地对小型无人机的防御肯定还是要以像美国这样的电磁软杀伤手段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型号的无人机的性能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同时给各个国家的国防安全带来了隐患,而且无人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蜂群化作战,在打击能力以及群体数量方面都有了革新的无人机作战方式也相当于对各个国家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相信世界各国一定会加强对反无人机系统的不断研究,争取保障自身的安全。